载自:《独立新闻在线》
http://www.merdekareview.com
“生活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你不可能具备‘马来人主权’。‘主权’含有煽动情绪的色彩,马来西亚有欧亚裔、印尼人、华人、印度人等族群,要真说得上具有这片土地“主权”资格的族群,就只有原住民才是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
许多马来西亚公民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只有非马来人从政者才会反对马来人主权;不过,人民进步党妇女组主席诺法丽娜(Nur Farina Noor Hashim)却说:“我就是欠缺热情加盟巫统。”她这么告诉英文新闻网站《The Nut Graph》。法丽娜在2004年加盟人民进步党,该党也是巫统主导的国阵的成员党。
当下,法丽娜在检视其政治立场,一方面是否要认同巫统立场,承认马来人主权即马来人特权,继续捍卫马来人特权;另一方面则是要质疑及认清,其实马来人主权才是影响马来人族群生存的真正威胁。
巫统持续释放只有他们才有能力捍卫马来人社群的讯息,或是巫统是马来人族群政党,以及他们的政治筹码是马来人主权。
法丽娜不是我国唯一慎重看待巫统捍卫马来人特权为最高政治目标的马来人从政者。民政党中委阿沙鲁丁(Asharuddin Ahmad)也有相同看法。“我爱马来人,我爱马来西亚。我国不能在失去非马来人后,还可继续生存。我们都是马来西亚公民,我国的政治前景仰赖多元种族政党。”
有趣的是,阿沙鲁丁曾是巫统党员。他在1988年来加入巫统,十年后转投民政党的怀抱,因此被标签为马来人叛徒。不过,他强调,加入民政党丝毫没有改变他是马来人的事实。
“巫统的斗争路线没有错,但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民政党的多元族群路线。”
“主权”字眼异化
巫统领袖围绕着马来人主权作斗争已不是新鲜课题。他们捉紧机会对巫统内部分裂分子开刀,如前首相署部长再益依布拉欣(Zaid Ibrahim)和民政党妇女组主席陈莲花等人,试图把种族舆论的风波再次推到浪尖口上,也非新奇事。
关键是这些超越族群思维的马来人从政者,离开了巫统后是否能够开创未来,特别是当他们决定留在国阵阵线内继续斗争。
这问题衍生出去,阿沙鲁丁从捍卫马来人主权的巫统,转投到多元种族路线的民政党的个案,则显得非常有趣。
不过,阿沙鲁丁并不孤单,另一个例子是前巫统党员聂沙比亚(Nik Sapeia Nik Yusof),他应人民进步党主席卡维斯的盛邀,出任人民进步党吉兰丹州主席。聂沙比亚曾在2006年因袭击前首相马哈迪而惹上官司。
“在我来之前,没人相信人民进步党在吉兰丹州竟有支持者。目前情况是,每当我主办任何活动时,会有数以千计的人群出席支持活动,说明吉兰丹人已为政局改变做好准备”。聂沙比亚认为,当地居民逐渐相信人民进步党会带来更多的政治革新。
公民有智慧且思想开放
多元族群政治路在前方
法丽娜和和聂沙比亚是国阵的少数异议分子,但随着国阵在今年3月8日全国大选受到重挫后,相信有越来越多从政者会逃脱种族思维框框,加入他们的队伍。
法丽娜认为,巫统继续炒作种族保守舆论和马来人主权威胁论,将点燃巫统后花园的火焰,长期来说对巫统不利。
“马来西亚人民已变得非常聪明,思维逐渐开放,我们的政治人物须跟上社会的脚步,人民要求改变的讯息,最终将推动国家政改。”
这些巫统体制外的马来人声音,连同人民联盟的多元政治文化,足于抗衡巫统的马来人主权论述。回教党在大选时高挂着“全民回教党”(Pas for all)的宣传布条,而且还设立回教党支持者俱乐部,继续争取非回教徒加入。
人民公正党领袖如安华依布拉欣和赛胡先阿里,宣扬“人民主权”的概念,更甚于马来人特权。民主行动党更颠覆性地宣布,国际透明组织马来西亚分会副主席东姑阿都阿兹加盟该党,并委以副主席高职。
人民联盟成员党在不同程度上都显示了多元族群的格斗路线,甚至之前锁定单元种族宗教格局的回教党也尝试开创多元族群政治。回教党精神领袖聂阿兹(左图)在2008年11月接受财经周刊《The Edge》访问时曾说:“如果一名行为良好、廉洁又虔诚的华裔居民想要在吉兰丹州内参政,我将亲自助选让他成为首席部长。只要是回教徒即可,我不在乎他的种族背景。”
华人主导的民主行动党也极力号召非华人加盟,特别是马来人同胞。人民公正党的高层马来人领袖正尝试巩固该党的多元族群色彩。
鲜为人知的是,还有两个在野党是由马来人领导,虽然这两个在野党不是民联成员党,它们也大力反对马来人主权的论述。
失算的史实
社会主义党主席纳西尔哈欣(Nasir Hashim,右图)表示,巫统炒作种族课题完全是对历史的错误计算。“从马来西亚独立建国以来,正当马来西亚民族的概念逐渐萌芽的时候,我们就做错了;我们应该要协助各个族群的赤贫,而非亏空某个族群。”
人民党主席哈山卡林(Hassan Karim)解释:“新经济政策在族群分化的基础上被资本化,因此只有一小部分的马来精英受惠。从阶级角度去分析,你会发现并非所有华裔都富有。因此,我国的经济资源不能从马来人主权和非马来人主权的角度分配,必须一视同仁的公平分配资源。”
社会主义党领袖纳西尔认为“马来人主权只是混淆视听的伎俩”。新经济政策的落实将着重于某个特定族群,并给予马来人主权论述更多的政治筹码。然而,纳西尔挑战说:“请你点名一名拥有纯正马来人血统的马来人,很明显的,答案是没有。因为所有马来人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是混血的。”
另一方面,纳西尔认为巫统的种族格斗逐渐升级,由此可见这保守主义的政党已不耐烦,更可视为权力逐渐被架空后而产生的挣扎现象;巫统唯有继续利用种族宗教课题,才能挑起低阶层贫困马来人的愤怒。
“作为所谓的马来人社会领袖,巫统政治早已宣告失败。巫统在协助贫困马来族群和马来企业的努力方面显得无能为力。”他重申,马来人主权的论述能够轻易地转移马来人的愤怒情绪至其他族群,正是巫统政治危险的地方。”
这正是经济困难的时刻。马来人主权论述有可能引发法西斯主义。“当人们在经济上感到手头拮据又不耐烦时,你只需要一枚小针轻轻地捅破种族主义,它就会爆发。巫统深懂游戏规则。”
人民党主席哈山卡林(左图)认为,“继续追随巫统政治格局,将导致我们的步伐停滞不前。马来人主权将破坏我们的家国。我也是马来人,不过我相信巫统所斗争的是封建地主制。”自3月8日大选刮反风以来,无论是国阵或在野党的马来人领袖接受媒体访问时,都不约而同地道出心中顾虑。
庆幸的是,有越来越多持有不同政见的马来人领袖逐渐打开心房,向马来人社会阐述出他们对种族特权的意见和多元种族诉求。更振奋人心的是,这些论述在相对封闭的马来社会里获得支持。
或许,这是单元种族政治在我国逐渐失去政治筹码的先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