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烈火莫熄到烈火燎原———大马新政治的再兴(上)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下午三时八分
作者:孙和声
如何解读308政治海啸与826峇东埔补选结果?大体上,有二大基本看法,一种认为这是民主、人民与公正的胜出,是跨族群新政治的再度崛起(re-emergence of new politics);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大马的族群主义(communalism)政治已根深蒂固,巫统/国阵在308受挫只是一时的现象,巫统操纵的族群主义迟早会再度支配大马的政治。
在826之前,这种“族群主义依然挥之不去论”,依然颇有市场,只是,经过安华在826的漂亮胜出后,情况应会有变。安华在巫统的排山倒海攻势与族群情绪操弄下,仍然能比其夫人在308时取得更佳战绩,就使人不得不更重视跨族群新政治的趋势。进而言之,雪州大臣卡立与安华均能择善固执地不屈从被滥用的族群主义,其精神更令人刮目相看,也使人对“投安华救大马”的说法更具信心。时移势转,巫统的确应认真检视其一贯的族群本位政策,应向人民公正党的跨族群立场看齐了。
正当性危机日益严重
从308到826,予人的印象是,巫统/国阵已面对严重的“正当性危机”(legitimacy crisis),不论在道德或政绩方面,普罗大众都对其失去信心与信赖。尤其是巫统,一般大马人在谈到巫统时,便联想到金钱政治,为权为利为钱为地位而争而夺。这个道德正当性危机已使得一些重量级领袖如姑里与慕希丁再三发出警告。就政绩正当性(performance legitimacy)危机而言,近年来大马在各方面的表现每况愈下,已是众目可睹:治安恶化、贪污腐败蔓延、物价飙涨、普罗大众薪资无法提升、廉价外劳大量涌入、政联公司高层管理薪资暴涨(年薪甚至高达930万令吉)、司法机关威信荡然无存、警方威信不再、党控媒体报导偏颇、贫富两极化加深加宽、政府公信力不足、联邦债务高居不下(尽管有大量石油收入)等等,都显示出国阵政权的正当性危机已日益严重。
尽管如此,所幸议会民主制、君主立宪制、联邦体制、文官支配的文治主义、联邦宪法等马来西亚的立国根基与规则未受动摇。各族人民基本上依然信奉这些根本体制与规则,也愿意在这些根本框架下展开竞争。若朝野政党与多数人民也对这些体制与规则产生正当性危机,大事可就不妙了。
社会正义与全球化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分化、族群内部利益分化、资讯技术化与民主化、高度城市化、年轻选民增加、新价值观形成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当今大马的政治生态已与往日不同。滥用族群情绪来损公益私的不良不当行径已日益受到唾弃,外加上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压力,狭隘的族群主义难免会受到社会公正及着重实力、效率与实利的全球化的挑战。这个社会正义与全球化的挑战,将是狭隘族群主义的最大挑战;若狭隘的族群主义依然占上风,大马全民将走向穷途末路,这是全民之悲,而非全民之福。
从实证角度来分析,308大选透露的讯息是:城镇选民与年轻选民较乡区选民与老一辈选民显得更具有改革风潮、更倾向跨族群主义议题。此点,可由民联在吉隆坡直辖区、槟城、雪兰莪与霹雳的战绩中一窥究竞。308大选与1969年大选的差别,主要在于1969年的在野阵党由非马来人主导,而308则是由巫基的跨族群政党人民公正党、巫基的回教党及华基的行动党共同携手,以一对一的战术与国阵一决雌雄。
在议题方面,在野阵党在308大选集中突出更具普世性的跨族群课题,如反贫、人权、民主、廉正、福利、社会公正、治安、司法独立、公正选举等,族群与宗教课题则暂时搁置,此点倒与1969年颇有不同。1969年与308大选的相同处在于选举结果:槟城、雪兰莪与霹雳州均是联盟/国阵的重灾区。显见,城镇区选民是较务实、议题取向与改革倾向的。只要城镇居民结构高度多元族群化,执政者就得拿出政绩来。拿不出政绩来,便只好靠边站,是所谓的“要求型政治”(demand politics)。
加强交叠认同与新价值观
1969年,由于各族在居住、职业、社经发展各方面泾渭分明,容易形成界线明显的楚河汉界;只是,当大家的利益交叠时,各族就较易形成共同利益体。尽管族群情结(ethnic complex)人皆有之,却不可忘掉人是既具有生物性的一面,也具现实一面与理想一面的求安的生灵;且追求安全、公正、福利与社会秩序也是人之共性,当各族利益交叠面扩大时,它所产生的交叠认同作用(cross cutting identities)与新的价值观就会有所加强,进而抑制过度狭隘的局部性族群主义与不道德的行径。
至于在发展程度较低的马来州属,由于宗教的作用力大,及有违道德正途的行径如腐化、自大自满、贫富差距过大等,也较易引起选民的反感。大马是个多元族群的国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政治生态,这是从政者应加以注意的。对回教党而言,它若想成为全国性的政党,恐怕需要推出不同程度的一国多治与多制的理念与策略。大马本就是个联邦体制国,而联邦的本旨本就在于在多元中求政治统一,甚至是多元模式的多元竞争;一刀切、一条道走到黑的僵化路线将是其自我限制的盲点。对回教党而言,如何平衡族群、宗教与多元主义将是其最大的考验。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